个人信息

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
姓名: 韩风雨
领域: 人力资源  市场营销  品牌管理 
地点: 北京 海淀
签名: 企业管理与品牌营销专家,韩风雨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190
  • 博客访问:653273

专家文章

韩风雨:民企内部治理的几大难题? 2009-03-04

第一个问题:民企中元老的问题
 
  民企在发展到初具规模后,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开始显现,如何解决创业时的元老派。元老们披荆斩棘冲锋陷阵,为打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。企业规模壮大了,元老们想:老子是跟老板一起混到今天的。这种思想导致其他行为与新晋管理层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会发生冲突,解决元老派与新晋管理层问题成为一个难题,但有一个处理的方式不得不提及,杯酒释兵权!   
 
    这样的处理,一时可能会解决眼前的问题,但也会给新晋的管理层或其他层面的管理者一个负面印象: 打天下的元老们尚且是“共患难,但少共富贵”,更何况我辈。
 
    后续带来的危害性,不言自明。
   
第二个问题:民企中职业经理人的问题
 
  职业经理人在民企,可以说是处在“一半是火焰一面是海水”的境地。什么东西都有个保鲜期,职业经理人同样如此,在民企老板的评价中职业经理人大都经历了如下的过程:“太好了——很好——不错——合格——一般——不称职”,也就是所谓的:蜜月期——合作期——冷战期——离婚期。
 
    民企老板对职业经理有个关键的问题一直在考虑:能不能信任及信任有几分的问题,也就是说无论你是谁,他先从本质上认为你是“恶”的,你到他这里是除了获取薪金和职位以外,你还有什么其他所图的。
 
    大部分的民企都采取的是“家奴+职业经理”结合的方式,说家奴是你得听话,说职业经理是你得提出我不知道的见解干出我做不了的事儿。
 
    企业要发展,要请一些职业经理来,但这些人到底能否靠住,吃不准,为保险起见,为其配备一些“刹车系统”,明为协助,实为互相制约。形成了中国民企内部独特的空军高炮并存的格局。空军要造反,用高炮打下来;高炮要造反,用飞机轰炸掉,民企权利在这种半制度半封建的结构中运行。
 
    一方面想要有人才进入,一方面又不信任人才。讲个《千金买骨》故事,讲明下道理。
 
    公元前314年,燕国发生了内乱,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,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。燕昭王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,振兴燕国,夺回失去的土地。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,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。于是,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,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。

    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说:从前有一位国君,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。可是3年过去了,千里马也没有买到。这位国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,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,国君同意了。这个人用了3个月的时间,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。可是,等他赶到这一家时,马已经死了。于是,他就用500金买了马的骨头,回去献给国君。国君看了用很贵的价钱买的马骨头,很不高兴。买马骨的人却说,我这样做,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,大王您是真心实意地想出高价钱买马,并不是欺骗别人。果然,不到一年时间,就有人送来了3匹千里马。

    郭隗讲完上面的故事,又对燕昭王说:“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,也要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,让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贤。你可以先从我开始,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,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你。”燕昭王认为有理,就拜郭隗为师,还给他优厚的俸禄。并让他修筑了“黄金台”,作为招纳天下贤士人才的地方。消息传出去不久,就有一些有才干的名人贤士纷纷前来,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。经过20多年的努力,燕国终于强盛起来,终于打败了齐国,夺回了被占领的土地。
 
第三个问题:民企中员工忠诚度问题
 
    企业发展过程中,组织架构与人员稳定是一个重要因素。人员稳定有利于企业形成共同愿景,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凝聚和积淀,有利于共同价值观的传承。人员稳定可以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,避免由于关键人员“叛逃”造成的浪费甚至巨大损失。
 
    但是,许多民企说自己极其重视人才,再三强调员工要有忠诚度,不要“这山还望那山高”,希冀以忠诚度来“愚化”员工,换取员工的“死心塌地”,极力维持公司人员的稳定,事实却并非如他们所愿。许多跟随自己的部下都在“打小算盘,敲怨气鼓”,一肚子不满和愤懑。
 
    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措施是老板应该早日放弃“愚化”员工的念头,放下幻想员工可以终身廉价的想法。从员工的角度出发为员工多多考虑,给员工忠诚度以应有的经济收益,不要企图以所谓的忠诚度来愚化忠诚的员工,要知道,任何事情都有其限度,超过限度的忠诚度不是忠诚度,只能是“愚昧度”,“愚昧度”的觉醒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。
     
第四个问题:民企的接班人问题
 
    曾看过这个一个事例: F先生是一个高科技机械制造企业的老板,五十七岁了,送儿子到国外学习,希望儿子回来接班,谁知道儿子回国后对经营企业丝毫没有兴趣,专门热爱照相,并能独立凭照相过上小资生活。F先生气得流鼻血,也没法,他只有这么一个独生子,本来想送国外叫他回来长成南瓜,谁知回来长成了西葫芦。
    老一代人努力的成果,总想传给接班人,这样才符合中国人的观念。但接班人如何选,如何保证公司的基业长青,是许多五六十岁的企业家头疼的问题。
    其实民企们完全可以突破传统的思维,在老一代即将退休前,有计划的培养内部接班人。让熟悉行业的、企业的高管人员接手企业,把企业的投资者与经营者分开,实现企业长久发展也不是没有可能,最基本的也比没有志向发展企业的“太子”来胡干强。

类别:中国式管理 |   浏览数(7727) |  评论(0) |  收藏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,目前已输入 0 个字。
表情 [更多]
匿名评论
登陆账号: 密码: 找回密码 注册
看不清楚,换一张

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,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。